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2的文章

JBL ONBEAT MICRO(Lightning)開箱

圖片
自從Apple改用Lightning接頭後,最頭痛是一大票揚聲器都被廢了武功,雖然可以用轉換接頭繼續使用,但加接頭既不方便,而且iPhone5本來就較長,再加上轉換接頭就更長了,插在揚聲器上也不方便。而正好家中的圓筒型JBL揚聲器自日本買回來六年後終於低音壞了,完全拆聲,不過即使沒壞因為上方空間有限,也不能以轉接頭駁上iPhone5,現在只是作為iPod Classic充電之用(反正也想不到理由非掉不可)。再加上聖誕佳節總要買份禮物給自己,所以今天去完銅鑼灣Apple store順道去灣仔電腦城走走時,一見到JBL新出的JBL ONBEAT MICRO揚聲器,就二話不說買下來,雖然價錢比較貴(美國才賣99.95美元,日本Apple Store賣9800日元,但香港要賣1150,有點肉赤),但作為聖誕禮物就算了吧,先玩先享受嘛! 貼著行貨貼紙,保證不是水貨(但為乜咁貴?) 本體和配件小盒 就是這麼多 高度比例又有請本人的專用模特兒 和上一代相比可見高了不少 接上iphone5 電源鍵,一個很有Mac風格的顯示燈,音量控制,比以前飛碟的好按 筆者購買的主因:機背可以用傳統的30pin線接iPod! 其實接iPhon5也可以,也就是說iPad mini和iPad4也一樣支援 當然最重要是可以用回舊iPod Classic 當然也可以充電 使用感: 操作相當簡單,按電源鍵開啟,同時按大小聲則進入stand by模式。不過由於變壓力輸出不足,如果同時連接iPhone5和iPod就會二者同時輸出不足無法充電,所以只能同時接一個。機身比較高,感覺份量十足,可以用AAA電則是這個系列的一貫特色,不過其大小要帶著出去會比較麻煩。 播放方面如果同時連接兩個iDevice的話那先播放的就會有聲,二者同播的話會導致衝突而失聲,需要重開。另外如果以機背的USB連接的話播放鍵按下後要約兩秒時間才會有反應,不過本來就不是為了支援30pin線系統,所以也不算大問題。 音色以小揚聲器而言甚至有點大過頭,放在房間絕對足夠,開到最大當然也不會斥聲,低音一般,由於只有兩個單元所以也不能挑了。中高音不錯,其實保持這個價位JBL水準,四平八穩不會有很亮眼的感覺但也不會有不足的地方,已很

iPhone5一週使用感想

圖片
開箱! 前言: 其實最初沒想到要換機,一來iPhone4s其實還不錯,而且3HK還有一年約,現在換機有點不智。但家父被筆者導了進iPhone教,用了一年已經忍受不了那一台iPhone3Gs(也是筆者換機給他的),所以提出他買iPhone5來和筆者的4s交換,他可以用其實還很好用的4s,筆者順勢升到5,各取所需。 其實早一個月前家父已經想換機,但筆者的抽獎運一向奇差,在Apple Store訂了一個多月都訂不到,直到12月4日Apple Store網上商店開放購買,既然不用賭運氣當然立即訂下來。 正面開箱 開箱 其實網路很多開箱照,所以這裡隨便算數,不過背後花邊倒是有一些:最初預定是年尾才送機來,但沒想到不用十天就出貨了,而且正好是12月15日早上送到筆者的公司,也就是本來應該要去銅鑼灣看Apple Store新店開幕!這時出現個選擇,如果去Apple Store就拿不到iPhone,反過來就拿不到開幕特典的T恤!幸好在之前一天看到那件T恤相當沒特色,最後決定打消主意乖乖留在公司等iPhone﹣但沒想到當DHL送到來時竟然已是中午!中午的話那去完Apple Store再回來還有餘!那等了一整個上午的意義究竟是⋯⋯? 真身 不過從送貨的DHL員工口中得到一個有趣的情報,就是明年不但TNT會重回Apple指定送貨商(眼前一黑),而且還有近年進軍海外市場、被稱為「黑貓宅急便」的ヤマト運輸,基本上日本的快遞公司的服務絕對不是美國公司可以相比的,不論佐川還是黑貓都能做到時間指定到兩小時之內的程度,又可以代收費用,使用起來相當方便。如果黑貓真的能夠代替DHL甚至TNT成為Apple的送件商,那像筆者這種花無謂時間去等收件的事應會大幅減少。 全部配件 收到件後當然第一時間開箱,小小的盒子放了一部黑色的iPhone5,切開了包裝紙後開盒就見到貼著保護貼紙的iPhone5,下方放著一對earpod耳機,一條lightning接線,一個小型USB充電器,一小支用來退出nano sim咭的插針,簡單的版權文件,就是那麼多。設計還是一貫用家可以簡單地把手機放回去還原成未開盒狀態的設計,這點雖然少人提及但見識過就會感嘆Apple在這些細節上的用心,如果不明白什麼意思的話你買其他產品打開盒後試試重新把產品放回去就知道了,絕大部份都是無法還原的

Mac mini 2012一週使用感想

圖片
由上週五到本週六,雖然沒有很瘋狂的亂用重量級軟件去考驗Mac mini 2012(fusion drive),但也算是做了平常的工作,所以可以出一個簡單的使用報告了。 速度上真的沒話說,i7 2.6Ghz再加四核心,和Retina Macbook Pro 15吋最高規格一樣,不論使用Dreamweaver還是Lightroom都很爽,和以前雙按後等十多秒才能進去的完全不同,照片後製處理相當流暢,之前連降個燥也要按後等兩三秒畫面上才能表示出來,但現在就是即按即出,後製方便很多。至於其他即使在Macbook Pro(2008)還不錯的當然更沒問題,至於之前看個flash也吃掉CPU一大半資源,現在不知是支援HD4000解碼還是i7實在太強,即使看nico的彈幕也一樣很流暢而且也沒吃多少資源。畫面方面因為沒裝Diablo3所以也測不了HD4000在玩遊戲上的表現,反正本來就是入門顯示咭,用來工作已經足夠。 記憶體上一如OS X的一貫「多多益善」的做法,開機完成大約需要6G,而因為OS X不會因為程式退出而立即釋放記憶體,而是先保留起來以及下次再開時無需重新在硬碟中讀取,只有在其他程式需更多的空間時才釋放回來(其實就是Ramdisk的概念,由於越用得長越多程式的資料放在記憶體中,所以理論上是越用越快的),因此開了三天後非使用中的記憶體已經佔了5G,而使用中的則佔5G左右,餘下約6G左右的空間。還是相當夠的。當然如果想完全釋放(如果需要操作重量級軟件,不想等系統一點點的釋放空間)最好還是重新開機,反正用了fusion drive開機速度奇快,十五秒絕對花得起。 從這一週來看,OS X 10.8基本的記憶體需求是8G,16G更佳,如果可以上32G(現在還沒有,但從ivy bridge的規格單條16G應該可以的)就不要客氣,還是那句:Mac的記憶體沒有浪費這回事,越多跑得越快。 Fusion Drive最大的優勢是開機和開程式以及抄寫檔案,速度實在沒話說,但反過來因為基本上是SSD的關係所以不耐操,所以筆者的做法是把系統硬碟一開二,將需要大量磁碟動作的工作如BT放在傳統的硬碟區(Fusion Drive一開二的話第二部份就只是普通的硬碟,第一部份才是Fusion Drive),這會有效地延長SSD的使用時間。至於Fusion Drive會在

Mac mini簡單開箱&初使用感想

圖片
前言 由於之前的Macbook Pro(2008/02)已經用了五年,雖然上個網打個稿還沒問題,但用來處理照片就要我的命了,所以換機事在必行。以前想著拿去日本工作所以買了MBP,但想想一年只去一次實在沒必要買那麼大的一部,而且旅行又或者工作大不了只是處理一下圖片的基本後期,買一大台MBP只為了一年一兩次實在太浪費,加上又有了iPad可以在隨時工作,更沒有必要買連顯示的筆記本電腦。 最初考慮是iMac和Mac mini,本來打算買iMac,好歹有獨立的顯示晶片,但想想我的Mac基本上是不玩遊戲的,上一次已經是Diablo 3,但之後也沒玩,那獨顯的需求已經少了一些。其次是當新iMac 21.5吋發表後不但最大記憶體只有16G,而且還要不能自行增加,要打開新iMac加記憶體工程太大了,讓Apple替我搞又貴,再加上原來21.5吋也只是使用2.5吋硬碟,那想想就不覺得需要再花數千元來買iMac﹣即使新iMac真的很漂亮,顯示器又好,現在用Dell的U2312HM也很滿意,在預算不足下能省就省。 27吋?太大了,放在公司實在太招搖,而且要升級的話要二萬元以上,實在太貴,所以不考慮。 經過研究後,雖然聽到Mac mini的HDMI災情慘重,但也冒險選擇Mac mini,畢竟這問題應是Driver的兼容性問題,在Windows也沒事那就不應該是硬件問題。只要搞定Driver就可以了,不然買一條Display port線也可以(HDMI連接顯示器會出現間歇性黑畫面,又或者不對色等等,但display port則沒問題),所以問題不大。而扣除這些因素,Mac mini肯定是現時性價比最高的Macintosh,首先生是換i7 2.6GHz 再配Fusion Drive多付1950元,全加起來才成九千,也不算太貴﹣現在一個128G SSD再加一個1T 5400轉硬碟也要千五元,只差四百多元其實當成手工費並不過份。但在各方面的測試除了需要獨顯的部份外都不遜現在最頂級的Macbook Pro Retina,而Fusion Drive更兼具容量和速度,可算相當合算。 開箱 最初是想預約作為生日禮物的,但結果還是晚了幾天才送到來,送的還是DHL,由於預定的當日早上筆者不在公司,想致電要求指定下午送貨,沒想到原來DHL是沒有預定時間的!日本的速遞公司不單日期可以指定

iTunes 11初體驗

圖片
遲了足足一個月,Apple在十一月的最後一天終於將兩件本來該在十一月中推出的產品趕出來:iMac因為無法入手所以也沒辦法,但iTunes則是第一時間升級了。如果之前一直有用iTunes的話使用Apple update就可以,官方也開放下載。 安裝完開啟後發現主畫面變得相當大,左邊的側邊欄消失了,而資料庫上方多了不同模式的顯示選項,左上方則多了切換不同資料庫的拉下選單,可以選擇podcast、書籍等不同的類別。右上方則有iTunes Store按鈕可以轉到iTunes Store區,如果有連接iPod等iDevice則會有下拉選單切換不同的iDevice。另外在資料庫會自動顯示之前購買過但已刪除的歌曲名單,一如iTunes Match下載歌曲一樣。 至於上方切換的顯示方式取消了Cover Flow,而顯示方式則以簡單列表形式表示,像專輯模式只要點選專輯封面就會下拉出一個簡單列表顯示所屬的內容,右邊則有大型的專輯封面。另一個被取消的是左下角的選擇/播放中歌曲的專輯照片。但在上方的播放列以及小型播放器則新增了專輯封面顯示。 切換到iTunes Store基本上變化並不大,無需花時間重新適應,只是過往一按左上(以前是右上)的帳戶名稱就會出現輸入密碼的畫面,現在就要先按名彈出拉下選單,再選帳戶才可以輸入密碼,這對於利用輸入不同電郵快速切換帳戶的做法有一點不便,但也只是多按一下而已。而右上方除了切換回資料庫上也加入了最近寫過的iTunes物件(如歌、影片、apps等等)的感想清單。 整個介面比起之前要清爽得多,尤其是空間不大的Macbook Air這種將所有東西隱藏起來的做法會有效增加主畫面。不過這些還是可以簡單地在顯示選項中還原回來,將itunes還原到之前的介面,只是Windows版比較麻煩是要先從左上角將功能表顯示打開才可以將iTunes隱藏的東西還回來。而過往新增專輯照片是將圖片拉到左下角的顯示區,但現在就要先選好歌曲按右鍵出選單,再選簡介顯示歌曲資料頁時將圖片拉到右下角的空白位就能新增。而Cover Flow在 iTunes上其實是可有可無的功能,因為像OS X可以用Cover Flow來顯示文件內容作快速搜尋,但在iTunes上有必要一張張看封面嗎?而且現在改進的顯示介面也要比Cover Flow來得快速。這可算是Apple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