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科技產品的『鎖國政策』



前一陣子看某高科技新聞網站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談到日本的高科技產品都不賣到海外,海外用家只能買次一級的產品。關於這是否就是日本高科技產業比不過韓國的原因還有得說(個人認為日元高到不合理才是主因),但日本這種『高科技鎖國政策』倒是一個很有趣的題目。

如果是哈日派的朋友都知道,想玩到最新最有趣的日本高科技產品,你必需要到日本去買,隨便走到一家ヨドバシカメラ都是大量五花八門的新玩意,小至千奇百怪的USB Hub,大至電視電腦影音器材,不怕找不到,只怕你沒錢。而這些玩意你在海外是絕對買不到的!

這可是很多外國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明明有那麼多有趣的產品,為什麼不拿去海外賣?換了是美國又或者韓國,有錢就一定買到最新的。但在日本別說不做海外銷售,甚至連網上商店也不接受海外郵購,你想買只能親自到日本去買,但先決條件還是要懂日文,因為所有產品一律都只有日文說明書,不會日文者免問!

不過說他們不在乎海外市場嗎?那又不是,像Canon等相機公司則全球畫一,日本有的海外也會有,而且因為日元高企的關係在海外買反而比在日本還要便宜。但像電視機、電腦等玩意就真的很國內向了,最典型就是手機,當數年前全世界還停留在Nokia那種等級時,日本的手機連最便宜的都能夠上網、收發電郵以至玩遊戲,也即是現在iPhone又或者Android那些最大賣點的功能,早在2005年日本手機就是必備功能了,甚至現在日本的手機還要比外韓國手機來得漂亮,有玩日系手機的朋友就會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那,為什麼日本人有錢不賺,不把自己最好的產品往外國推廣?如果是三十年前日本的經濟好那不做外國人生意可以理解,但現在可是拼命想賺外幣的年代,還死守日本市場就不合理了。但單純以「害怕/討厭外國人」作為理由也說不通,日本現在也有很多公司是做外國人生意,再加上海外大量設廠,說他們對外國市場有偏見也不是很成立。

如果單從商品來看,日本人不把產品往外推其實也有一點理由。

首先是日本人有個壞習慣就是他們愛搞專用制式,像當年的PHS又或者i-mode都是他們搞出來的,他們以為自己搞一套專用制式全世界就會照著用,但反過來全世界卻用另一套制式,變成很多產品一但離開日本就完全不能操作。其中手機可算是代表產品。即使你到日本買一台手機回來但海外不能用就是不能用。而且日本手機並不是採用Sim咭系統而是連機一起出,這和以Sim咭為主流的現代手機完全兩回事,要把日系手機拿到海外用是大工程,除非真的很著迷不然誰要花這麼大的工夫買一部日系手機回來?尤其日系機差不多全都是日文介面,不會日文的人絕對看不明白,那更不說用不用了。

同一道理電視等有公共制式的產品日本也是採用與別不同的方式,一但拿去海外就得一整套接收器更換。而日本人一貫是先賣給本國人然後才推到海外,但要更換接收解碼零件是大工程,結果搞定時下一代產品也推出了,有時如果公司沒錢再搞這套的話甚至乾脆不賣海外而只做國內生意,這可算是很多中小型公司的新產品只做國內生意的原因。

另外電壓不同也是一個問題,日本人最怕麻煩,萬一用家在海外用他們的產品但因為電壓以及其他問題而出意外,那就得背起法律問題,所以乾脆不賣海外算了,這種「斬腳趾避沙虫」的做法甚至連Amazon Japan也是如此,你訂書刊還沒問題,但其他產品不管有沒有電一律不外銷,結果明明看到一堆好東西也只能乾流口水。

另外日本的銀行模式和海外又有所不同,像SEGA的PSO2收費是每個月的月尾一次過收,但海外的銀行是即簽即過數,所以如果隔太久就會出現海外銀行不認帳而收不了錢。而這種以固定時間一次過收錢的做法在日本很常見,因此常會和海外的銀行發生爭執。幾次下來自然就不想再做海外客了。

說穿了這其實就是日本人「恐外」的一種表現,他們不敢面對海外顧客,總怕和海外顧客發生衝突,所以連在日本加入電氣店的積分會也要日本國內地址,一大堆服務也只是國內專用,甚至連電子書也只限國內才能買,這種因「恐外」而變成鎖國的做法正是日本產品(也不獨是高科技產品)一直無法開拓海外市場的主因。

這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法讓很多沒能力的日本公司只能留在國內競爭那越來越衰弱的國內市場,而大公司因為有能力把 產品換成海外制式而大賺外幣,惡性循環下就變成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相比起靈活變通的中國人又或者強勢地改變其他國家的美國人,日本人沒辦法改變外國但又不想改變,結果就變成這種下場了。

但,這又能怪誰?日本人食古不化很多人都知道,他們要復興經濟先決條件就是改變這種不懂變通的民族性,能變通的如Canon、Nikon甚至是fujifilm就能成長,不能的就滅亡,Sharp如是,Pioneer也如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可能是最好聲的完全無線耳機-Sennheiser MOMENTUM True Wireless 評測

音色好、音量大的藍牙喇叭兼收音機 JBL TUNER FM 簡評

Mac mini簡單開箱&初使用感想